日期:104.1.25
往劍潭水庫的途中 經過了木炭博物館 從田媽媽牛奶的故鄉來這裡其實都不遠 約略15分鐘的路程
於是好奇停下來想說去裡面逛逛 裡面介紹著造橋的木炭文化 曾經是炭的故鄉
隨著進步 使用電和瓦斯 木炭使用量日漸下滑 一間旅館轉型成為休閒渡假村的同時
同時設立了木炭博物館 將鄉村的木炭文化延續 並將傳統文化與創新思維 以養生木炭的姿態出現
大門一進去 是一寬廣的公共空間 一些炭藝品展示 左
邊販售一些炭生活品 右邊則販售炭養生飲品
一踏進去 沒有客人 只有我們...... 服務人員很快速的就會過來詢問有什麼需要的
2樓則是炭的展示 還有木炭工具及木炭的製程 一樣也有販售部
但只有我們很有壓力 逛一下就出來了
我們隨意逛逛 順到上個洗手間 他們的洗手間很漂亮喔 不管是外面還是進去裡面
炭的設計 讓洗手間變得很不一樣.......
周圍則是休閒渡假村的小木屋 環境還算清幽
很快速的逛完木炭博物館後 再前進約5-7分鐘 就抵達劍潭水庫 路邊即可看見立牌
停好車後需要往下走 大約5分鐘就可以到了 沿途經過停下來的車子並不多
走下去往劍潭水庫那邊的人更少
大多數的人是將車子停靠路邊 走上這邊的步道 欣賞山巒圍繞的美景
我就是要往下走看水庫 還有還有 下方一大片的油菜花!!!! 很美耶~~~
沿著這一大片的油菜花 走到底有階梯 上去之後即可在這長廊欣賞劍潭水庫
民國45年為興水利建水庫 並於民國46年完竣 為混泥土重力壩 擁有一座弧形拱門
蓄水量為56萬平方公尺 劍潭水庫的名字由來 一是明朝的鄭成功 因屢次征蕃不順
憤而將寶劍擲入潭中 潭水翻湧至七日才平息
二是清朝時 民族英雄林爽文起兵反清 經過造橋 因兵敗失意將劍投入潭中
另則是因將士飲水不足 林爽文將劍插入地面 隨即湧泉成潭
看過去就是一個潭 一旁的竹子倒塌 只有一點小水流 潭面很平靜
馬路一側是去看劍潭水庫 另一側則是劍潭古道的入口 劍潭古道是早期大龍村與大西村往來的必經之路
看這劍潭古道的路線圖 感覺要走很遠 所以我們就放棄不走了
橫跨山丘的劍潭古道可眺望造橋與竹南的風景 事後在家查網路上說來回只要1小時 全長2.5公里
除了一開始有400個階梯 之後都是平坦的步道 看起來是一個挑戰度不高
適合全家大小的一個步道 等待下一次再來征服囉~
木炭博物館
地址:苗栗縣造橋鄉造橋村錦成東路8-6號
電話:037-543945
劍潭水庫
地址:苗栗縣造橋鄉大西村苗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