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04.1.24
離開了客家圓樓我們打算延著海線走 看看苗栗的海岸風情 沿著西濱61快速公路 我們抵達好望角
沿途都有標示 跟著指標前進即可囉 這裡是後龍的半天寮休閒文化園區
裡面包含了好望角.碉堡平台.舊砲塔.舊火車隧道.貝殼化石塚.風力設施風景區
吹著海風 溫暖的太陽 很舒服 藍天 海水 佇立於海岸邊的大風車 視野超廣無障礙物
看過去好美 這兒的風不小 非常適合風力發電 在這裡可以近距離的看到大風車
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站在大風車下 看著風車轉動 可以聽到轉動的聲音
站在底下比在東北角海岸遠遠的看大風車更有震撼感呢!!!
大風車的後面是湛藍的大海 清澈美麗
蔚藍的天 還有超大的風車與渺小的餐車 人就更是滄海一粟了
由於好望角是至高點 自然是以前的軍事重地 在這邊可以看到不少的碉堡
在至高點整的大廣角視野一覽這優美的海岸線後 我們離開了好望角瞭望台
往左方的石板步道走下去 這裡是往舊砲台與舊火車隧道 舊火車隧道有3個隧道口
這裡也可以看到行經海線的火車經過喔 就在大風車旁邊而已喔
從好望角瞭望台至舊砲塔 約10分鐘的步程 砲塔有一個很小的入口 Eric說可以進去看看
蹲下然後爬進去 這對有當過兵的男生很熟悉 對女生來說到是一個體驗
既然有新的火車鐵道 也就一定有舊鐵道 舊鐵道有3個隧道口 大部分的人停留在好望角
有走下來的頂多在舊砲塔 實際走舊鐵道的人真的很少 在走黑暗的隧道就有一點緊張
我和Eric只走了2個火車隧道口就回去了 從舊砲塔走到第2個隧道口 步程約30分鐘
下面的舊鐵道的路段 走下去才發現有規劃自行車海岸線的自行車道
所以後來我們就把機車騎下來 把3個火車隧道口都看完 也不用原路折返 可以通到上面的馬路
在走舊鐵道的時候 一旁可以看到新鐵道
第一個火車隧道口 除了我們之外 只有前方的一家人走舊鐵道
這邊的步道整理規劃的很好 路平好走 和舊草嶺古道的感覺有點像(紅磚拱牆)
就只是沒有人......走一走會擔心會不會兩側的草叢樹林邊跑出什麼來
第2個火車隧道口 進入隧道都比較涼 也有風一直吹 還有要開手電筒 不然好暗 隧道內沒燈
下來的階低是石板鋪成 步道則是木棧鋪成 回來路上遇到一對情侶
走下來可能覺得沒什麼東西就走回去了吧
好望角快到了!!(Eric指著.......)
這是在日據時代所立的貝殼化石紀念碑
日據時期為了運輸貨物方便 於白沙屯北方4公里處挖掘3座火車隧道 在隧道入口處挖到貝殼化石
於是在入口處旁上方山丘設立貝殼化石紀念碑
既然看到了貝殼化石塚 在好望角那邊的導覽圖介紹了西湖濕地(深黃色的區塊)
西湖濕地的範圍從國姓饒貝保育區.海角樂園.過港貝化石層.黃金海岸 西湖溪出海口處一片低漥濕地
我們只去了海角樂園與過港貝化石層 因為沒看到其他的指示牌告知方向
沿著海線鐵路 苗31-1鄉道 如果不注意 這個小招牌可能根本看不見 然後就這樣騎過去還找不到在哪
裸露的山岩 以礫岩與黃褐色的砂岩.頁岩為主 夾著貝化石層密集層 貝化石屬於淺海相貝類群
約一百萬至六百萬年前形成 包含雙殼貝類 卷貝類 翼族類 珊瑚類等化石
石層外露的部分可以很清楚看到佈滿非常多的貝類化石 而這邊離海岸邊有一小段距離
顯示著因造山運動 海底隆起成為台地 岩層不同顏色的堆疊 更顯示了不同的地質年代
這是古蹟 請勿濫墾以及破壞 讓大家都可以看到這美麗的貝殼化石層
看完了貝化石 朝著海岸的方向前進海角樂園 一整個看起來很荒涼 沒人維護整理的感覺
其實也就是一個看海吹海風的景點啦 雖然那兒的涼亭或是座椅 因為風吹沙塵鋪蓋
但走一走看看海浪還是挺不錯的唷 沙子很細很綿很鬆軟 走在上面很好玩
一堆腳印
風車風景區
風做出來的美麗作品 踏上我的足跡